绥远省和硕公中垦区暴动遗址

垦区暴动遗址现状

绥远省和硕公中垦区(以下简称垦区)暴动遗址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新安镇九号村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大批难民及抗日义勇军战士退入关内,国民政府慑于难民请愿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为解决难民安置问题遂拨款6万元,并派国大代表、实业部长朱霁青与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洽办安置事宜。绥远省政府责成绥远省垦务分局购买了大地主王同春在安北县扒子补隆南边“和硕公中”7万多亩土地,建立垦区安置难民,当地人称“扒子补隆垦区”。因难民主要来自东北,故又称“东北垦区”。

193541日,“绥远省和硕公中垦区”正式成立。年底,新村(总部)建成,形状类似军营,四周高墙环围,四角建有炮楼,院内有平房170多间,左右各三排,垦区人数经常保持五六百人,最多时达到千余人。垦区建成后,中共北方局就派苏梅、陈钟来到垦区并成立了垦区特别支部。19367月,中共北方局派李衡到垦区组建了绥远省工委,李衡任书记,陈钟、彭达、张文远为委员。是年秋,中共北方局又派李葆华到垦区主持成立了中共垦区工委,由白乙化任书记,王志成、王方为委员,专门开展垦区工作。垦区工委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兴办农民夜校,开展抗日宣传,创立了党的外围组织“抗日民族先锋队”,发展队员100多名。

19371019日傍晚,垦区工委以“抗先队”成员为骨干举行了暴动,缴获了警卫股所有枪支弹药。暴动成功后,组成了抗日民族先锋总队,总兵员300多人,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1938年初,在山西河曲编入八路军120359旅。1939年,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挺进军第10团,后与冀东抗日游击队合并,开创了丰滦密抗日根据地。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0日 05:5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